• <rp id="wleyg"></rp>
    <dd id="wleyg"><track id="wleyg"></track></dd>
    <ol id="wleyg"></ol>
    <rp id="wleyg"><ruby id="wleyg"><input id="wleyg"></input></ruby></rp>


      ? 2020 飛天廣告. All Rights Reserved.

      共建太湖科學城環南大科創圈即南京大學蘇州校園建設工作會議


      7月14日,南京大學、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太湖科學城環南大科創圈暨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蘇州召開。會議總結了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前期工作,共商校地合作發展大計,并對推動下一階段工作進行部署。會上,由雙方共同推動的一系列新舉措正式"亮相",引發熱切關注。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蘇州市市長李亞平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蘇州市副市長曹后靈主持。


      自2020年9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在教育部和江蘇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雙方通力合作,在學科建設、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內涵建設方面進展顯著,校地合作成果豐碩,組織架構、辦學機制不斷完善,產研融合成效初顯,初步形成了一所嶄新的世界一流大學的框架雛形。

      胡金波在講話中指出,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回顧總結工作進展,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高標準高速度高質量地建成蘇州校區。他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三點要求:第一,用好用活用足戰略機遇,又好又快推進蘇州校區建設。要用好"天時"這個最大戰略機遇,不負時代、不負黨恩、不負人民,以"趕考"扎實之行,交"大考"優秀之卷,出神入化、出類拔萃建設好蘇州校區。要用足"地利"這個最實戰略機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乘勢而上,高質量加快推進蘇州校區建設。要用活"人和"這個最好戰略機遇,集中一切力量、集聚全部資源、集成各項政策,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建設好蘇州校區。第二,全面理解落實細化部省要求。在全面理解部省指示精神上,全方位聚焦國家戰略,全要素服務區域發展,全過程優化辦學治校;在全面落實部省工作部署上扎實推進人才培養,務實推進成果轉化,切實推進機制創新;在全面細化部省具體要求上細化學科布局,細化校區治理,細化校園建設,全力把蘇州校區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的一流校園。第三,建好建美建強蘇州校區。建好蘇州校區,在時間上要銜接好、質量上要保證好;建美蘇州校區,堅持實現環境美、文化美、創新美;建強蘇州校區,著力強化一流人才培養、一流人才隊伍支撐、一流學科平臺建設。

      圖片1_59807圖片1

      胡金波強調,明年是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也是蘇州校區正式啟用之年。蘇州校區既是"南大的蘇州校區",也是"蘇州的南京大學"。我們要更加緊密地攜手奮進,促進名校名城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在太湖之濱打造一座屬于蘇州、具有中國特色、南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向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第一個南大"的宏偉目標扎實邁進,努力在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進程中走在前列、多做貢獻。

      許昆林在講話中說,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自去年9月啟動建設以來,在校地雙方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沿著既定目標有序推進。他指出,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協調溝通,高標準建設好南大蘇州校區。要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按照序時進度加快推進各項工作。要提升規劃水平,把園林式的典雅融入進去,把南大的特色風格融入進去。要統籌考慮發展空間,盡可能高效利用地下空間;樓與樓之間、地下空間與軌交站點之間要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空間利用效率。

      許昆林強調,要前瞻布局,以南大蘇州校區為中心,構建一個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環南大科創圈,打造人才薈萃、生態宜居的太湖科學城。要更大力度發揮南大科創資源集聚的領先優勢,爭取更多國家、省部級大項目。要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建立校地共建環南大科創圈組織體系,設立聯合服務機構。要學習借鑒張江科學城的經驗做法,加快打造一批大科學設施、集聚一批創新轉化平臺、建設一批城市功能項目和生態項目、推進一批產業提升項目。要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聯合攻關,為蘇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源頭供給。

      許昆林指出,要全面啟動人才引進工作,加大高層次人才隊伍招引力度,注重引進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重點領域等急需緊缺人才。要打通人才流動渠道,鼓勵雙向掛職、短期工作、項目合作等柔性流動方式。要持續升級人才政策,推出更多"解渴""暖心"的措施。要加快完善校區周邊配套,為在校師生、周邊企業職工提供高品質、個性化的城市服務。要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將校區與城區商業地段、交通樞紐、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無縫連接。要發揮人文底蘊優勢,為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等營造良好的環境。許昆林表示,蘇州將一如既往支持校區建設,在資金、政策、項目等方面給予保障。蘇州高新區要按照"交鑰匙"模式,保障項目順利推進,努力打造具有蘇州特色、示范引領全國的精品工程。

      呂建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南京大學緊密結合"雙一流"建設,聚力內涵式發展,著力高質量提升,走在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最前列。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為紐帶,南京大學和蘇州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合力書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進之筆。面向校地全面合作發展訴求,南京大學正不斷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蘇州校區"創新第一動力、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的協同效應,著力促進要素集聚、產教融合與科創成果轉化,努力助推蘇州在"十四五"發展中育新機,開新局,起好步。呂建強調,在蘇州這片熱土上雄創世界一流大學是我們共同的追求,實現城市與大學和諧共生、永續發展是我們長期的事業。雙方必將打造名城名校融合發展的時代標桿,創建世界上"第一個南大"的"蘇州模式",共同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亞平指出,蘇州與南京大學淵源深厚、合作緊密,自2019年3月校地雙方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瞄準"世界一流大學校區"建設目標,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扎實有力的舉措,周密細致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南大蘇州校區建設,全面深化各領域合作,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下一步,蘇州市與南京大學將在太湖科學城核心區合力擘畫推動環南大科創圈建設,加快形成以南大蘇州校區為"內核"的科創研發集群,著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成果轉化中心,以共建環南大科創圈為新的起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勾畫現代化目標"和建設"第一個南大"的殷殷囑托,共同打造校地合作的成功典范,為南大內涵式發展、蘇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談哲敏作南京大學蘇州校區事業規劃及進展情況匯報。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毛偉匯報了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及太湖科學城環南大科創圈進展情況。

      會上,雙方進行共建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科技項目揭牌儀式,持續深化南京大學與蘇州市在科創、文教等方面的合作。

      陸延青、曹后靈簽署《蘇州市人民政府(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南京大學共建太湖科學城環南大科創圈戰略框架協議》;陸延青、沈覓簽署《蘇州市人民政府(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南京大學研發平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王明生、周志芳、宋長寶、仲堯明簽署《共建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南京大學軟件工程實驗班"合作協議》。薛海林與曹后靈為南京大學醫學院蘇州科技城臨床學院、獅山量子計算與量子探測前沿實驗室、開源芯片技術創新中心揭牌。

      呂建、李亞平共同發布南京大學蘇州校區面向海內外招聘人才公告。據悉,江蘇省委省政府和蘇州市委市政府對南京大學蘇州校區人才隊伍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

      現場,舉行了南京大學蘇州附屬幼兒園、南京大學蘇州附屬小學、南京大學蘇州附屬初中啟動儀式,胡金波、呂建、許昆林、李亞平、顧月華共同推動啟動桿。

      會前還舉行了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博士生宿舍樓封頂儀式。據悉,東區博士生宿舍樓是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的首棟建筑。胡金波、呂建、毛偉、陸振華、談哲敏、薛海林等共同為宿舍樓封頂。儀式由南京大學校長助理索文斌主持。與會嘉賓共同觀看了封頂儀式的現場直播,參觀了宿舍樓及學術交流中心建設現場。胡金波、呂建親切慰問了一線建筑工人,向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

      出席會議的還有南京大學校領導劉鴻健、王志林、鄒亞軍、張峻峰、陳云松、陳建群以及學校相關部處、院系負責人,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一、市政協主席周偉強,市領導陸新、金潔、顧海東,市政府秘書長周偉,蘇州市高新區領導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等。